【記者朱珈瑩/臺北報導】
隨著國內COVID-19疫情趨緩穩定,捷運旅運量陸續回流,大量通勤旅客頻繁在捷運各線、車廂移動,尤其上下班尖峰時間,人潮擁擠難免常有肢體碰撞衝突事件發生,日前發生台電大樓站乘客上下車時因踩到腳引發口角,憤而持刀恐嚇案件,造成捷運列車延誤影響眾多乘客權益,當事人甚至遭移送法辦,真是得不償失。
捷警隊大數據分析統計,近1年來捷運系統內因細故釀成糾紛或衍生傷害之案件即多達56件、占全般刑案11.29%。分析案件最常見發生模式,有旅客趕時間不小心發生肢體碰撞,引發彼此不滿,進而發生口角,爆發衝突大打出手,甚至有使用辣椒水攻擊對方,再者因上下班尖峰時間人潮眾多,進出車廂產生推擠,亦有因車廂行駛晃動發生磨擦、占用博愛座或未戴口罩遭勸阻,以及因手機播放音量或交談聲音過大,干擾其他旅客等狀況,引發彼此不滿拳腳相向,導致雙方互告傷害或恐嚇等各種類型案例。例如9月25日往淡水方向列車上,一名女乘客因其隨身背包不小心碰到身旁乘客,引起其不滿,用力捶打該背包數下回應,導致該名女子左手臂舊傷復發,雙方引發口角,報請站務、保全及捷運隊到場處理。
熱搜新聞 : 【獨】!! 天德集團精神領袖張德潤公祭|吳成典張安樂逾千親友送別
捷警隊呼籲捷運旅客,民眾搭乘捷運時應平心靜氣,遇事時務必冷靜面對,可以按下車廂門邊紅色緊急按鈕,請站務人員協助處理,藉由警察調閱影像還原事發現場,釐清責任,並以同理心及彼此體諒包容的心態來化解糾紛,快樂出門,平安回家。